古玩市场淘的碟
7/10。罗西借此片对斯大林主义的精神暴力进行了一番审查,最恐怖的斗牛场面是对托洛茨基死亡的一次预演,也将杀手和斗牛士的职业形成对照关系:长枪刺死公牛是斗牛士娱乐大众的工作,一旦失败会被立即替换,那么作为政治机器一员的杀手,拒绝执行任务就是被替代者干掉的下场,而杀手和情人在河上的倒影突兀地出现斯大林肖像,把政治带来的严重的精神暴力直观化了。杀手将冰锥扎入托洛茨基脑袋的高潮场景,罗西将制造感官刺激的暴力袭击内化,杀手砸下冰锥的动作中插入托洛茨基回头,中景镜头表现冰锥扎入托洛茨基的脑袋(显然是一个借位),场面很快从感官刺激中抽离出来,怒目圆睁的托洛茨基站起来,像垂死挣扎的公牛般尽力咆哮,杀手浑身颤抖,从口袋里掏出手枪却无力给予致命一击,政治公牛的激进和国家机器的恐惧在二人之间形成了隐喻式的对比。
讲真,三星的三分之一是因为这是一个不错的历史题材。整个电影有点无聊和不知所云,据说编剧和主演当时都在酗酒,信哉。另外,电影中的托翁似乎是个和善无公害的温暖老头?那么请不要忘了,他和那几个苏共的创始人一样,视一切人如草芥,他不过是黑老大火并后那个失败的一方,试问,如果反过来就能好多少吗?
说实话,这么好的题材拍得这么闷,七十年代黑色电影的导演真是牛
叙事突兀,对于两个主要人物的导演观点是什么?让人看不清楚;重点场的分镜也做得不好,谁告诉我这片好在哪里
约瑟夫·罗西真是很不稳定,表达太多,从而忽略了整体安排。托洛茨基和刺客的塑造也有问题,一个是有面无里的垂死公牛;一个是企图效仿梅尔维尔式的“独行杀手”,都没有把握住心理,且男女关系无法引起共鸣。
在一次暗杀未遂后,托洛斯基的内人说:“背叛耶稣的只有犹大,但如果他手中有权,下次剩下的11个人都会背叛”。
快若并州剪,长镜接彩舟。冰斧破枭颅,流尽斗士血
3.5分吧。托洛茨基遇刺本来应当是一个极好的素材。但整部影片突出了一种神经质,人物的思维历程不连贯。最后那一幕还是挺震撼的。伟大的托洛茨基同志万岁,社会主义万岁!
字幕对不准于是就快进了
跟周老师学空间理论,也顺着学历史。能喝酒拍戏演戏也是幸福事。
字幕太差了。最后一段四星
佐罗刺杀肯德基爷爷
法西斯主义早已烟消云散,共产主义却还在四处徘徊。
故事很感人,具有很强的可看性,我看电影的时候完全的投入到故事情节里面去了
左派导演的共产主义情结最终在自我技法的不足中消失的烟消云散,根据史实的改编,没有那份激荡风云的壮阔,反倒显得狭小与窄化,在开头游行之后,影片逐渐走入人心,托洛斯基与刺客的双线并进并不成功,托洛斯基的形象固化没有“亲近感”简直是从宣传画中走出来的,极为“官方”,刺客的心路历程是重中之重,甚至可以说在结构上,本片的杀人者远远大于被杀者,他的转变才是影片的重点刻画,但可惜,除去斗牛那段戏的蒙太奇生猛而直接之外,其余的大部分由对话推进,在急促的争吵语调中,实在令人生厌,最终导致了刺客的生硬变化,托洛斯基的刻板形象。
字幕对不准于是就快进了
看得一头雾水
企图双线并进但被杀者托洛茨基停留在固有印象,刺杀者拉蒙·梅尔卡德的转变突兀,全无应有的氛围营造,尽职的悬疑惊悚配乐反倒显得格格不入。托洛茨基被他自己为之奋斗的政权流放驱逐,“其一系列揭露和批判斯大林及其体制的著作,是最早出现的分析和剖析苏联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的著作,其达到的深度是同时代作家所难以企及的。”(《托洛茨基读本》导言)也未体现。炫技也要符合基本法呀,传记片尤应服务于基本叙事不然真不知所云。
从刺杀到结尾,主要演员的演技令人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