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远的留下了,亲爱的弗朗茨,你是那昼夜的温差,你是那四季的变换,你是那山谷里最温柔的回响。
先哭为敬。
马利克仍然是影像之王啊,耳语一般的旁白加风光大片。只是,如此美景搭配压抑的剧情,其实也是怪怪的。
抛弃叙事之后,马力克的电影里剩下的是自然与人文的和鸣。人类感情不能共通,但每一种截取人类情感的方式都值得肯定,马力克的影像是普世的,是悠扬而流转的散文诗。
澳门iffam大广角仰拍特写,或是无言的祂在凝视着情绪和状态。马利克始终将这种凝视对焦在人类与生命的终极命题:人性向诗性与神性的不断诘问与永恒求索。即便是历史中微渺的存在,被世人与凡尘背弃,但只要沉默地坚持着那份自我意志所甘愿选择的苦难,便是圣人。黑暗的甬道中总有无差别的光,我选择背向它,直面无望。
C/马力克的镜头似乎总是流动、柔软、不断向水平两侧画外渗透的。因此哪怕在描绘人物最痛楚最受压迫的时刻,他也以影像的神性给予其延展的喘息。但这种空间的营造始终难逃同质化抒情的风险。本片里最摄人心魄的反而是那些构造了垂直视点的时刻:让监牢真正逼仄逃无可逃,让天空不再宽广而只剩下信仰的叩问。在试图让一切无缝连接的世界中,偶尔的断裂反而更被需要——好比Franz就是那个时代的断裂位点一样。
对马力克真是累觉不爱了。镜头并没有前几部晃得厉害,但那玄乎乎的画外音从未断过。这次的大主题是信仰、正义和爱,但深刻的奥义不能只由人物诉说,它们没能被影像做实。和《细细的红线》相差甚远,《隐秘的生活》无关战场前线,希特勒就是个符号化的存在,代表着关于邪恶的一切,衬托出主角英雄般的不屈。充满了重复的抒情,作为一部近三小时的电影,实在是太单薄了。
QY-317,泰伦斯·马力克又爆发了一次,依旧是《生命之树》风格的延续,只是这一次的剧情更强一些,有了清晰的故事线,但这对于马力克的这种风格来说,好像并不是什么好事,他的这种影像风格还是更适合天马行空仙到飞起的拍法。当然,有故事线也有优点,就是可以让主题表达更清晰,让叙事的节奏显得更紧凑,不至于像前两部那样漂起来。大导演就是厉害,情绪和节奏总是那么准确,比如那些广角镜头,用来表现主角随处的那个畸形到世界,画面畸变都是来的恰到好处。这么美的电影,还是没忍住提前看了,等出了蓝光之后再重刷吧,反正马力克的电影值得反复看好几遍。
不知道别人会怎么样想,我个人是认为,半年前和半年后看这片子,心理体验大不同。这半年发生了什么?周围都是压倒的恶意,迫使你不得不陷入痛苦压抑的隐藏生活。会有那么痛苦吗?是错是对有那么重要?许多人要问。是的,很痛苦。好多个夜晚,到凌晨都睡不着。这部电影最欢乐的地方,就是马力克一上来就把田园牧歌、农民哲人、广角变形的影像精华晃了一通,然后进入痛苦的煎熬折磨。21世纪的观众,如何看待这个“德意志人民内部矛盾”,想着再一年,只要再一年,空袭警报都响起了,他还是可以脱逃的。但历史没有如果,就像你从来不知道有这么一号人,拒绝向威权独夫效忠。他不是英雄,只是一个死刑倒计时也会发抖的普通人。
两天时间里,分两次欣赏完了这部近三个小时的电影,非常喜欢。导演马利克43年出生,和我是同代人。大学学的哲学,做导演后还在学校教授哲学,是位学者导演。他拍摄的影片不多,但是最令我感动的是他一直坚持写作拍摄我们一代人所经历的最重要的题材,从《细细的红线》到这部《隐秘的生活》都是对二战的历史反思。马利克用他独特的唯美画面及“碎片化剪辑”,再现了一位因反纳粹而被处死的农夫的悲剧,压抑中充满了诗意与哲思,给那些牺牲在“黑暗时代的圣徒”,留下了人类的现代记忆。而像他一样的ZhaoLin、ZhixinZhang,LuokeYu等烈士,我们也不应该让他们永远被淹没消失。顺便说一下,在海信85寸8K电视屏幕上看这部影片,光影视听层次之丰富、广角仰摄画面之开阔,使我十分享受。
前半段的乡村生活展示了丰富的劳作内容,我基本上当成奥地利李子柒在看。美术很棒,故事嘛就像站在虫洞外看虫洞里的人——好……慢……
4.5马力克非常明显地想要做出一些改变,包括超广角镜头里微妙的不稳定感,但与此同时,画面内在的诗性连接很大程度上被情节取消了,叙事动力的根本性变化带来很多问题,后半程节奏也明显拖慢。奥地利的风景太有抒情性,反而失去了之前作品里的宏大感和超验性。如果硬比起来,离生命之树和细细的红线还远,但仍然是一部佳作。
男主以非暴力反抗纳粹权威,成为和平信念的殉道者。他的信念源头并不是什么深奥的主义,而完全是平凡的奥地利乡村生活。马力克用诗一样的自然镜头描绘这种生活,让人感到对它的任何打断都是错误。这种以自然主义反纳粹的视角还是很新奇的,更不要说心旷神怡的美景...
#72ndCannes#天主教人道精神奖。马利克又拍了一部跟以前差不多的片……广角+magichour+诗化旁白+哲学思辨,不过这次是二战题材,故事发生地又搬到了奥地利山谷,而且少见地有着比较强的情节(相对于马利克之前的作品而言),还是有些不同的。技巧上主要是声画分立的手法,夫妻两人的通信和各自的内心独白成为了旁白的主要内容,并且跟画面关系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用来展现人物心理和情绪。当然影片真的没有必要拍这么长了……堆砌的美丽影像实在是有点多。此外还用到了档案影像。片中所有德语对白没有字幕!
可能是比《生命之树》更契合马利克美学的一个故事,更重要是制作这部电影过程——使隐秘之物得以显现(在众世人之前),既是(电影作为)一种当代的布道和传教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这部电影甚至可谓是一部福音书。但以此高度要求本片,缺乏充沛叙事支撑的马利克影像从来也都容易沦为一种内在神性匮乏的自然“景观”。
当马力克成仙后又回到人间,真想要更严肃的讲一个故事后,觉得这种拍得过实再搭配那诗意的风格反倒不喜欢了,不爱不拍大逆光的特仑苏。冗长的有些不耐烦,知道他要说什么后很快就审美疲劳,而且那山间小屋的质感也太像度假村了。#金马56#片前福斯25周年纪念的获奖提名混剪短片到是非常好看。
标识性的广角镜头不仅在拍摄自然景物时得到最大功能的效用,更似乎想让镜头深入到人物内心,于是这广阔天地成为人类心理活动的舞台,景物成为情感的延展与外化;其实马利克一直坚持做这件事,但直到如今,才通过这部略略“接地气”的作品稍稍领会些。一个在黑暗中踯躅彷徨的微渺灵魂,他趋光前进,反复疑问,最终确信虽然无法判定“这件事”是否正确,但绝不做自己认为不正确的事,这种同自己无法交代的焦灼,类同于上帝允诺予他的庄严应许,具有宗教性质的坚定忠贞,无数甘居于「隐秘生活」的被遗忘的人们,成就了善的微光,片尾引用乔治·艾略特很贴合。
片里说的很清楚,各级主管单位其实给过他后路:因宗教原因拒服兵役可以送进非战斗单位,因良心原因拒服兵役是绝对不允许的。
美则美矣,人物全程onenote,怀疑没有剧本全靠后期旁白将影像串出一个“故事”。三小时如坐针毡体验太痛苦了。
任何类型的脚本在泰伦斯的镜头和叙述中都带有一种“悲天悯人”的空旷感和深邃感,这便是他个人哲学的延伸与蔓延。当然会有很多人无感或者不喜欢,因为阅历、深度无法企及和共鸣。但也不必自惭形秽,本来很多作品就是需要时间来反复品味。另外,本片客观上还是关于平庸与恶的选择。恰好我看贾樟柯说到:“在个人的选择上,我们应该成为个人宿命的反叛者......当你去反叛整个社会保守的价值观的时候,自由就开始逐渐属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