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防备地看了个抗德神剧,简直要笑死了!!!完全没有想到加夫拉斯这么搞笑!!!关键这片还不是个喜剧,但里面的小段子简直一分钟一个的节奏。抵抗组织的人物写得都很鲜活(不少人物的写法都可以拿来当编剧教材的)。航拍和大变焦简直神了。处理多人场面丝毫不露怯,这才是导演第二部长片啊!!!
3.5。導演拍出1969年《Z》之前的兩部電影已突顯個人擅長的風格。南法Cévennes山脈壯觀山谷間的場面調度、節奏緊湊、剪輯犀利以及片尾戛然而止的大橋定格畫面,寄託嘲諷意味(左鞭壯烈成仁,右打夾縫生存)。
丑化敌人不如戏谑自己,苦中作乐是迷人的智慧
B.群戏和空间调度的复杂程度极高,能把它拴住不散架已实属难得。面对时刻躁动的情景,加夫拉斯无意提取稳定的秩序,而是凭借蛮劲,以濒临翻车的颠簸杀出重围。大变焦长镜头构成形式上的挑衅,立场上则用或冷酷或戏谑的口吻,完成对英雄主义与和平主义的同时消解。何为“多余”?我想谁都没有答案。
法国士兵全部都怀着炙热的心献身对纳粹的战争,在他们救出的死刑犯中,有一个是计划外的人,他一路上被怀疑是不是敌人。他不关心战争,却赞赏战士间的情谊,他不出卖同胞,但生死之间,他不要死的伟大,只想要挣扎着活下去。两种人生哲学之间,虽有张力,却都被导演融合与包容。
高水准类型片,险象环生紧张刺激主线之余关照沦陷后不同人求生观亦充满笑话语速堪比意大利。和平主义者真的是战时的多余人吗?多次航拍拉远景彰显铁血特技,卡车逃命下方平行行进追车拉远了竟是u型相交山路这个镜头设计屌炸。照例有很多好男人,皮埃尔克莱门第(倒霉的二楼枪手)在这种电影里依然白得跟吸血鬼似的。本片是我觉得非常美的MarcPorel的出道作(勉强看到一两次脸)
残酷游击战中挥发着喜剧调性,67年作,气质介于66年的战争喜剧《虎口脱险》和68年“五月风暴”后涌出的激进政治电影之间。台词密集又活泼,虽说是拍第二部作品的新导演,但加夫拉斯已具备成熟的视听思维和节奏感。1多处运用望远镜视角下的甩镜头变焦。2游击队员的最后喘息,伴随着伐木之声,木断人亡。
除了超神的山路航拍长镜头调度外,印象最深的是第一个同伴死去前的声音设计,屋外砍木头的声音化成敲击在神经上的死亡倒计时,最终树木断裂声如撕心裂肺。当然还有最后大桥那一镜。以及对「多余」含义的探讨。
4.0。法国文化中心修复版。1.讲的是二战法国亡国后国内抵抗运动与德军展开的游击拉锯战,类似穿插连四处执行任务。2.片子最大的麦格芬来自解放监狱时被救出来的第13个不明身份的多余人。既没有一味去展现战争的崇高和绝对正义,也没有高大全的滥煽情,而是拍出战争的恐惧、误导以及百姓生态(幽默、性狂热、献身精神等)。3.结尾处拉开的神乎其神的大远景镜头以及运动长镜头调度在1967年不能更赞。
喜欢:望远镜主观镜头,从女人到坦克到女人抱着婴儿再到坦克;濒死的人和与之对话的人,后者的镜头逐渐出现主观性的虚焦和晃动;两兵交汇的鸟瞰镜头;最后吊桥,以及所有的zoomout
雖然覺得將抗戰法國游擊隊描繪得過於英勇堅貞不移(想起甫於上個月看過的羅塞里尼《老鄉》),但冒險犯難中仍然保留幽默感與莫名厲害的攝影與剪接,而且勇於描繪不同立場的法國人(擔任警察甚至德軍),再加上片名主旨——保持和平不選邊站的人真的有生存空間嗎?——讓這部片除了娛樂刺激作用外,也向觀眾提了一個好問題。山坡道路九轉十八彎你追我逃這段鏡頭拉遠、移動再搭配聖母雕像這段有夠炫,不知怎麼想到的!
[3.5/5.0]PierreClémenti!
第十三人出场的时候还以为只是一个一笔带过的梗,没想到是核心人物,顿时变得有意思起来。里面出现了很多人物,但是展现人物形象的时候没有一点重叠和呆板的成分,教科书级别的人物塑造!最后大桥全景拉远的镜头非常悲壮,似乎前面所有调节紧张气氛的喜剧段子都在缓和这一刻的情绪……
科导第二部电影(神作!)和火车情杀案一样cast非常豪华经常看法影的话大部分演员应该都认识皮寇利饰演的角色是theextraman第13位身份未知的囚犯一直被怀疑是德军的密探身份揭晓之后原来他只是一个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普通人结局算是开放性(?)但抵抗军的主角们死了一大片唯一悬而未决的只有theextraman的命运
比想象中好看不同于后来八十年代猛干的肌肉硬汉动作片
@法國文化中心|7.1/10好似unfinished有意思
2K修复版
人物太多,对话都来不及看完。最后一幕棒。
无趣的题材,咋能拍这么好看?
4.8太好看了,處處有小的幽默。幾個角色安排也很有意思。U型山路那段簡直屌炸。前半部節奏控制的也很好。加夫拉斯拍群戲真的是厲害,每個人都能有出彩點且形象生動。最後大橋上拍得也很好,只是結局突然令人茫然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