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冈本的战争观很独特,与黑泽明,木下惠介都不同。2.此片非常独特,有对战争的嘲讽,如枪林弹雨中行进的军乐团。2.日本人对待性的态度跟我们的确不同,他们对待妓女提供的性是感激的,不是那种得到后再唾弃的。所以,妓女也不会觉得抬不起头。
愚連隊的第七部也是系列最終作。本片配樂是亮點。Jazz版本的whenthesaintsgomarchingin貫穿全片故事本身依舊荒誕有趣黑還是照黑而此次影片的最後定格在1945年8月15日如果硬要說有續集那大概就是日本最長的一天了
军乐队成员以乐器来命名,然后每次的牺牲,就会减少这个乐团奏乐的结构完整性。甚至将乐器神圣化,当乐器遭受雨淋,他们就坐立难安,当牺牲的长笛的笛子被中国战俘吹奏,全体乐团成员想要杀掉他。乐器在这个层面上已然是武士刀一般的存在,精神的寓所了。
可以看作是愚连队的后传
最后小春手握那枚勋章说:大家都死了,大家为了什么都死了?战争就是虚无的,那勋章就是个没用的东西
房东占好大流量啊就,费劲用freewifi的号爬上来就想说这部其实虎头蛇尾越看越觉得魄力失格。结尾前的半个钟头,牵强得就连身后的霓虹obasan都不笑了
这部的战争讽刺路线应该是《肉弹》的预演目标设定为军乐团的新兵直接夺取一个易守难攻的Y.K.三船个人动机铺的很浅情节上张弛有度幽默诙谐但回到这个现实的侵华背景下剧本层面上确实难以让人抽离纯当虚构看即便点题一些对死者的尊重打仗不是谋杀这种细节上人道主义难掩主体上军国主义的设置p.s.虽然仲代没破处2333Dixie吹奏变调等等
其实明明白白是反战的讽刺喜剧,嬉笑怒骂多少还是给人跑歪了前后失衡的感觉,朝鲜慰安妇这么拍也是十分微妙。鼓号队演了NobodyknowsthetroubleI’veseen惊到了我…冈本喜八的剪辑真的太像漫画了,仲代那时候已经说过你说啥雨太大我听不见啦!
如果导演不是冈本喜八,而是库斯图里卡;如果那场战争不是发生在中日之间;如果观众不是一个中国人.......如果这是一部中国电影,中国人和日本人的角色互换的话,此片依然成立;一句话总结:此片体现了所有日本战争电影的特色(无论优劣),而且被放大了;尤其不能接受的只是团令子的角色
没中字没怎么看懂,仲代达矢终于演了三船敏郎的领导。
"可是他们为啥死啊.."
卡司强大
20/4/25
看似“神剧”实则讽刺毫无意义的疯狂。每每乐声响起,沉重与虚无就会回到银幕之上(除了Oharu-san那首),印象很深的一场戏是夜晚小孩吹笛子,如泣如诉,俘虏在睡觉,三船和佐藤允在摸电话线,悲伤和荒诞像一层薄薄的月光,笼罩着整张画面。摄影剪辑依旧出彩,而配乐成了除人物之外最大的主角,每种乐器与角色的对照、越来越少合音的演奏与炮火的同步拔高了视听的高度。有场戏地狱与虫蛇之感拍得太好了不敢说子。从多个年轻人相关的角度切入,军乐队成员,被处决的逃兵,俘虏等,戏也排得挺好。仲代好不容易演了一次三船的领导,还是被三船照面门来了一拳,哈哈。团令子的角色很有趣,帮仲代出柜(bushi笑死。前几天看三船纪录片里讲他WWII带学员的事,感觉他演带小孩这种题材得共情得多难受啊TT
我真是特别吃冈本的战争片这口,看到最后泪目了。三船明明演个智勇双全还仁义(从他们角度看)的打仗效率高的鬼子,率领一帮娃娃音乐兵和一个伙夫一个埋尸的去攻堡垒还守堡垒,可是怎么看怎么像个慈祥的老叔,操心吃喝拉撒睡,被菜鸟拖后腿急不得恼不得,脾气居然还挺好,真是!这一面的三船,老黑电影里少见,Sanjuro里打那九个武士的时候狠着呢,哪有这里这么慈祥和蔼。
传令兵来晚了,所有人都死了。。。。。。
日本是会拍的(为了三船看的)
味の薄いゴミ映画だった。
军乐队作为普通士兵的战争之路,终战之日全军覆灭。
秀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