怯懦对于男人来说是最致命的,男人的怯懦让女人的坚强黯然,这就是悲剧。
好久没有在电影院暴怒了。描绘战后市井生活之余,「战后的日本国民是否有选择原谅的立场」,默认前提是对所谓失足的道德批判。最终男主角醒悟,女主角重生,这个立场从未动摇;可全片最富生命力的却是出场的一众性工作者,女主角一从良就失去了人味。不得不说是战后日本民族主义,父权思维和女性意识萌芽的缝合怪,缝合方式则是十分日式的「大家都受苦大家都有罪,所以谁也没有好过谁」,这当然是一种和稀泥。可以说一部电影无法克服自己的时代,可是当下谢幕响起的掌声又如何辩护呢?
日本版的魂断蓝桥,爱情与贞洁、相思与割舍,男权社会下由女性承担悲剧。所谓“恋文”,就是情书,由日本退伍男人为别的女人代写寄给美国大兵的英文情书,抨击讽刺性拉满。男主弟弟的角色展示战后黑市的一隅,无论经济还是文化都倒向美国。田中绢代客串出演的角色,登场时间恰好放在男主心烦意乱牢骚满腹的节点,对她说的话既是情节里的指桑骂槐,又是对作为女导演首作的一种回应,相当微妙。
田中绢代的第一部电影就颇具思考性,从哥哥的职业到那一条街道再到历史问题。女主角的出场颇为经典,从弟弟说哥哥在车站等人的奇怪行为,到等人,到回家看信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哥哥找到工作,铺垫了“恋文”的氛围,最后在店里听到声音,看到手直到40分钟才得以和男主重遇出场,紧接着插入了青梅竹马的回忆,整个节奏感十分好。哥哥街上寻人的戏也拍得很好,是很纪录式的镜头,非常能感受到情绪。我最喜欢他俩的见面戏,阳光照射在密林里,虽然各有心事,但情感是直接的,后来女主角和弟弟的见面则是在雨天打着伞,内容是直接的,但天气则不同。女主的几套服装也尤其好看,她的面庞轮廓清晰,一直穿格纹裙,似乎是呢子质地,最有意思的是和弟弟的第三次见面也就是第四套裙子不是格纹,但他俩分别在两处网格栅栏前谈话,也算是设计。
最后几个场景,尤其是女主角躺在病床上的脸部特写,想到了《圣女贞德蒙难记》,这个镜头后接着的是关于“无罪者才可以掷石头”的圣经言论。意外的是,田中娟代的电影可能总是从头开始就带着一点俏皮,中间也不觉得闷有一些冷峻的小玩笑。比起《月中升天》,好看多了。(果然摆脱了男导演的程度越多,越有意思。补充一下,挺喜欢男主和道子再遇见时的转场,两人在即将开走的列车外,摄影机在车内对着两人,车门关上,列车向右开走,画面转入儿时的记忆。
谈其他人的时候通情达理,谈到自己对象的时候瞬间炸毛忍不了了(果然揍一顿就好了)后面从爱情转到战后思考比较意外,最后的反思掷地有声啊
彷徨车站街头寻找你的身影,替他人写下的所有情信皆为你而写,列车闭门带走昨日回忆,恋心与怨恨一念之差,绝望逼迫自证清白……这头苦大仇深连日旷工,那头打情骂俏书店创业,昭和生活一体两面#百老汇沟口田中影展
田中绢代导演的这部《情书》和岩井俊二的1995年的一部电影同名。实际上拍的和经典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一样好,而且拍摄于1953年,由一位日本女导演,也是日本电影史上第二位女导演完成,作为处女作竟然能够达到如此的高度,足以名垂青史。这部电影所处理的女性议题,具有罕见的女权主义维度,不像部分女性导演拍摄的电影仍然反映了男性传统的价值观。她认为自己有一个“腐烂的过去”(rottenpast),但是就像男主人公的弟弟所说的那样,每个日本人都要承担战败的责任,都要承担日本军国主义法西斯战争的罪责,所以没有人是清白的,就像圣经中说的,没有人能够向其他人扔石头。
78/100相比于以守旧的爹味男为主角,其实更像在讲战后新旧时代交替时期的价值观演变和冲突。人们放下了枪,都从事了文化职业。现实总是存在一种斯德哥尔摩效应。对东京城市面貌的关注印象深刻:如涩谷的那条街、熙攘的人流和站台,道子被撞前的那场戏,她置于高楼和铁丝网之下,东京夜晚的面貌依然有其魅力(竟然想到《罗马妈妈》和《呐喊》)。几场两人对话戏的环境选取别具风味,如爹味男进行批判的林荫道、弟弟找道子的雨中相见。结尾编剧把台词写得太明,稍有缺陷。@BCBeijing沟口田中回顾展
田中绢代作导演的第一部长片,非常厉害。故事不算新颖,主题十分严肃,处理得我觉得算很细腻。那种苦难的深重让人有点喘不过气,但那就是战后的现实啊。男主跑着出去追他一直爱慕的青梅竹马的初恋道子那段,镜头里展现出53年的东京街头:还算不上繁华但已经热闹而拥挤的街道、汽车行人小商贩共同占有的城市空间、那些带着焦虑与不安贫困与期待期待的行人——完全就是新现实主义的感觉啊。男主终于追到道子、两人在站台重逢时,镜头从火车车窗一下切到童年回忆,那个手法太现代了!而追逐过程中道子的镜头只给衣服和双手,几乎是布列松式的了……两年后成濑巳喜男拍出《浮云》,受到了这部的很大启发,也用了森雅之作为主演。真的,目前两部看下来感觉田中绢代跟成濑差不多级别,喜欢成濑的应该去看她的片子(而且这部的调度真的非常现代)!
在腐朽的文本限制下做到了超水平发挥,每当一些展露出真正批判的小段落和精妙调度的设计出现时都让人难忘
未亡人,田中绢代的纯爱物语,50年代女性视角下对男性言行的投射。结局太过温柔草率,道子话太多,过度煽情后镜头缓慢表现下的自杀举动,让我感到极不自然。森雅之完全是咎由自取。在得知道子自杀去医院路上两人的谈话,突然跳到了“谁都没有指责他人的权力”,森雅之还做大悟状,无生活实感。
森雅之的演技太赞了!
不必以今天的眼光评判特定时期的作品。比如我们一眼就能看出道子和大多数女子都是无辜受害者。一开始能同情那些风尘女子说明还是个蛮善良讲理的人,但要接受白月光,先要过的槛儿是承认自己为之拼命却输掉的战争是毫无意义的(没能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犯下了罪行,可能超出他们民族自尊的极限了),其次才是她为什么不能坚强一点。东亚男人对伴侣纯洁性的要求由来已久,克服这一点需要些时间也是可以理解的。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人,不是曾经无知犯过错就永远不可原谅,能突破传统观念、道德环境的枷锁都是难能可贵的。最后弟弟的劝导也是对当年每个看电影的日本人的劝导:大家战败后不要再互相指责,而要互相谅解,一起向前看。从日本的角度,这也是战后迅速投入重建和生产,创造经济奇迹的前提。当然从被侵略者的角度还是希望他们事后能再多些反思和道歉。
女性导演关注即时社会问题、女性处境的电影,田中绢代了不起,水平也很高。突破了通俗剧的桎梏,冲突一而再再而三,一步步揭露义正言辞者的自私与虚伪,以及整个社会状态。男人对女人的厉声质问,由自己的拙劣行径给出了答案。最后又进一步点及历史与现状,主题在社会与个体两方面提升。结尾男女的特写,两人都下了决心,会再次相会,但心却向不同的方向沉落,裂痕还无法愈合。
看《月升中天》前补一下田中绢代的导演首作,资源画质比较渣,以后修复版本出资源了再看遍。田中绢代走出扮演牺牲型女性,为女性受到的剥削正名。从侧面写美军离开后パンパン或者洋妾的生存境遇,在当时肯定受到鄙夷,不仅是出卖身体,而且还是出卖给美国人,双重耻辱。影片则说出“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他”,后一句每个人都对战争有责任不说也行(当然这些女性的出现与战后日本的政策有很大关联),单引用这句圣经里审判淫妇时耶稣说的话就行。的确,礼吉和洋都没有资格去审判道子,一个靠给那些女性写信谋生,一个卖的杂志还不是来自于那些女性,一个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一个投机倒把,如此站在道德制高点审判女性就非常可笑,尤其洋的那句“真的只和一个美国人在一起过吗”更是杀人诛心。这种屈辱本不应该由女性承担。
男主眼中以女主为代表的“没有明天的人”,作为战后日本社会探寻“重生”的存在,最终在画框外车祸之后造就圣母般脸庞——我们看不到是谁的车撞倒了她,真如耶稣所谓“无辜之人所掷的石子”,全片中可见的或许并无无辜之人——此举并未也无需有男主的道歉,即男主完全被抛之脑后。兄弟俩呈现战后日本主流价值的一体两面:哥哥的矛盾性(一面代笔书写文字赚生存费,一面批评文字背后女人不道德,呈现出价值的虚无主义),弟弟的自主性(挖掘美国旧书的同时赚差价,一面是假意去探究价值的源头,一面又是保守价值下道貌岸然)——也正是在对弟弟的反转批判中(“一个还是两个或三个?”),田中绢代作为导演才得以在电影中现身,也注定从沟口健二的批评中成为导演。接近于安东尼奥尼的空间感营造却早于安东。
片名言情剧,想不到会探讨相当严肃的话题,从战败的士兵和被遗弃的女人、到反思战争带来的伤害,从努力振作的国民、到百废待兴的国家,还有女导演眼中社会对女性的偏见。不过看日本战后电影依旧免不了复杂的心情。
男女主第一次重逢在列车站台上时,摄影从列车里往外拍对准两人,然后列车门关上渐渐移动接着剪辑到两人童年时期,那个场景真是绝了。#AFA4KRestored
田中绢代,片头的字体好看。女演员们真好看。另一种魂断蓝桥。厌恶这里的男一,二等等,他们觉得自己特别有资格扔石头。日本男的战败了就把一部分日本女人推出去当横滨玛丽,男一在公园里给女主说的话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不过现在他们仍然和田中绢代拍这部电影时的日本男也没什么区别)。想像田中绢代如果在现代和别国合作也会是出名的女性主义导演,可惜生不逢时与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