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坤说,2003年以来,觉得审查越来越宽松,以后的创造空间预计会更大,很有信心。贾导说,同性恋话题以前完全不能提,现在是全民可以讨论的话题,还有女性主义的作品和话题越来越多,很有信心,会坚持扩宽人的表达自由度。在今天看来,这些话真是令人唏嘘。。。
贾樟柯一再强调自己对乡土热爱,可是我们在他所有的影像上只看到一片崩毁和残破。三明给他表妹上学那五块钱,是用自己的命换来的,他要她别再回来。我们更可以看到,当信仰自由的火花出现在这北方的小镇,小贾脸上的欣喜,依稀可辨的,那童年的影子……
1.我的家乡并不特殊而最具普遍性,所以我要拍它;2.我小时候喜欢坐在街边,观察来往的行人;3.我的灵感大多来自老家的生活和身边的朋友;4.社会和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隔阂;5.与之对抗的最佳方式即是一直拍;6.“展现人的苦难的不只是给外国人看,世界上所有伟大的作品都在讲人的苦难。”
基本可以打五星的片子。访谈和电影的匹配剪辑做的极好,贾樟柯愈发地有文化有思想了,赫然发现他的关注和思考还是跟中国当代史尤其是全球化进程密切相关的。对《小武》和《站台》讨论很多,后面就有些一带而过了,这是唯一的不足。作为导演创作访谈,此片是一个极好的范本。
去汾阳看看贾樟柯生活过的地方。
“我从来不听他们讲的东西,我觉得他们缺少一个最起码的良心,他们不承认还有人生活在这儿,还有人会为物质感到忧虑,还有人生活面临那么多的困难。我觉得如果拍摄人的苦难只是为了给外国人看得话,那我觉得,世界上所有伟大的作品都在讲人的困难......他们肯定不想让人看到这样的街道出现在荧幕上......这是一个比喻、一种说法,中国电影并不习惯讲述真实的生活,最起码我的电影会让他们不习惯......”
贾樟柯的中心依旧是“人”,只是这个“人”被加上了各种限制:地域、身份、差异、文化等,而贾樟柯正是展现了在种种限制之下人的僭越尝试。从地下进入地上,从边缘试探走进主流视野,贾樟柯独立的姿态得到印证。但能否继续保持独立下去,从《江湖儿女》来看,依旧存疑!
很用心。听小贾讲了这么多,很受益。
这部片子里贾樟柯自己童年的有些东西和《侯孝贤画像》里侯孝贤的惊人地相似,两片真可以对比着来看,我怀疑导演是故意的??
“有些人以为我拍汾阳是因为这里特殊,其实不是。这里最能代表普遍的中国。而上海,只是一朵花,一朵养在盆里的花。”【张献民出现突然说法语确实有点穿越嘿嘿】
Lussas的拍的
科长的嗓音好年轻,“新的交流带来新的封闭”。
425---小贾,我看好你呦---2013.08.20
屁股决定脑袋。其实很多人就是没有在真正在乡镇上走过路在乡镇街边吃过小吃说到底没有在历史悠久的乡镇上生活过,不让很多热评对小贾匪夷所思的评价和质疑不会出现。除了最开始的刻画「失败人生」,小贾后来一次次强调的汾阳「几千年历史」是他电影讲述的重点,就是有人耳聋。历史不是破败的是什么?全球美国化之后地方上不是破败是什么?他热衷的城墙晚清斗士武侠男女色彩都是地方历史。还什么他热衷家乡破败,说个P
小贾讲述了他几部电影的创作背景和意图。贾樟柯的电影之所以能成功在于抓住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和创作上对体制的突破(还得感谢法斯宾德的那本如何制作独立电影的书),至于艺术水平则见仁见智。
电影就是我的工作和生活,是我所能表达自己的方式。丑化中国人?我觉得是他们没有良心,不愿意去承认大多数中国人生活的事实。我们去努力做一些事情,去探寻自由的边界,让他能打得更开一些。
坚持。
汾阳一棵树都没有,居民家里也不养花
一个导演走进了他的电影
采访的有点仓促,被采访的人大都是即兴发挥。不过还好,科长和他的电影一样,时时刻刻都在保持independentthi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