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说实话:1、片长太长,对观众非常不友好。战争戏完全可以减少,士兵互相闹着玩的戏完全可以删减一部分,三个小时的电影,都开始两个小时了,才出发到长津湖;2、万里这个角色很不讨喜。明白导演想让观众看到一个小男孩成长为一个战士的蜕变,但是放在那样的战争环境下,两次三番耍性子,太过胡闹;3、再现神片段。敌我坦克射出的炮弹空中对撞,这概率估计不会很大;4、电脑特效出戏。电影刚开始就抠图,后面战争场面的特效也是显得很粗糙,说真的,如此重要的一部影片确最终呈现出来时这个效果,还是很意外的。以上是看完电影后我个人的一点观后感,不喜勿喷。
和《中国医生》一样,令人敬仰的是事件或历史本身,而不是电影。
沂蒙山小调一出,仿佛回到了很多年我的家乡,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下虎峪村,我在听外公讲他抗战时候的故事。他总是说,战场上枪林弹雨,而他的头里一直有一块炮弹弹片,他的耳朵有一只听不见,但他说,比起战友,已经是最幸运的人。
那些牺牲在冰雪中的战士,不应该被遗忘
小村庄夜战那段简直了,一看就是林超贤导演的手笔。炮兵、狙击手、机关枪手,扔手雷、近身肉搏,安排得环环相扣,节奏太好了。易烊千玺的扮相和特写也很精彩,没想到这么豁得出去。最后美军发现冻僵的志愿军尸体那里,虽然读书的时候看过这个情节,但还是被戳到了。
人物情感突如其来,没有任何铺垫的悲伤真的很难让人入戏。镜头剪辑细碎,你不知道这是多线叙事还是单线,突然插入的很多镜头跟主线剧情毫无关系。动作戏太差,陈凯歌加徐克加林超贤三大导演化身迈克尔•贝,轰轰轰不停的炸。浮夸的台词被油腻的演法端上了天。镜头调度毫无美感。感觉又是一部政治任务片。红海行动还是这几年最佳战争片。
人物,从正派到反派,全都是脸谱化的、功能性的。北极熊团的boss,全程一副我不知道自己是谁、我不知道自己在哪里、我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的表情。四字版伍万里一眼看去就是个(20)00后时代少年,像是来参加沉浸式主题教育的。主人公依然对战争不会产生一丝质疑。战争也依然不会对主人公的心理健康产生一丝影响。特效塑料感极强,部分大场景,真实感还不如《冰雪奇缘》。情节稀碎,主要靠铺得满满的爆炸音效和背景音乐吸引注意力。没想到国内战争片的天花板居然是拍喜剧出身的冯小刚导演。《集结号》和《芳华》虽然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存在这样那样的暧昧和局限,起码塑造的主人公都是有血有肉真实可感的,具有一定的人性深度。陈凯歌导演不该是这个水平,希望他能拿出写《少年凯歌》的真诚来拍战争片,以更好地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去看了点映,值得票价,三个小时看下来还好,一直战争戏容易麻痹双眼,但是也刺激。我不喜欢红海因为没有对人物的刻画,很可惜,长津湖也没有这种类似的刻画,换句话说文戏很少也就那样。另外我认为这部电影可以分为好几幕镜头,到最后的一个小时才算长津湖,我觉得结局真的潦草,可能有第二部吧。总体看下来比八佰金刚川好看,但是我不认为这只是一个三小时史诗大作该有的表现,理应能更好。
我觉得下次别设置这种任性小孩形象了,战争不是儿戏。
场面拍得挺好,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你说它没剧情吧,但战争就是这样打打停停然后继续推塔,就是这样的残酷和枯燥。然而这是一部电影啊,这也太平了吧,在战火的轰鸣中平铺直叙,毫无讲故事的技巧可言,像一部没有详略安排的流水账,情节还碎。人物群像塑造得也粗糙、浮于表面,大部分角色几乎可以套用到任何战争片里。镜头语言一般,能留下深刻印象的镜头寥寥无几,是我苛求商业片的艺术性了。三小时太长了,某些部分情节内核相似度太高,特别是后半部,还有一些碎片情节莫名其妙,有割裂剧情的,有情感推不到位靠回忆来强推的,依然是剧本的问题,而且什么都想放上去,就容易样样落个蜻蜓点水。这样一个催泪题材都没让我暴哭,导演也是属实厉害。另外这是这些年来我见过的解说字幕最多的电影。后来一看导演有谁,哦,明白了。
只感受到了林超贤拉满的肾上腺素,但确定要在电影院里坐3个小时吗?
感人的是历史,是献身的人民。电影拍的实在一般。这么大制作,能不能把有的布景做的真实一点。
中国所有的主旋律电影就是有个弊端,剧情太差,场景换来换去,节奏很乱,根本没有剧情主线,看完都不知道在讲啥。看中国医生的时候也是这种感觉,整个电影将描绘的很宏大,音乐很庄重,但是讲的东西乱七八糟,什么都挑一点讲,最后什么都没讲。不要总是挑这些历史事迹卖弄情怀,以为只要拍历史战争片再加些老戏骨就是好电影了,不是说不能拍,要拍就好好的,细细的琢磨,专研剧本和剧情。
我看见那句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基础的时候,突然的意识到教科书上这样古板的文字,背后的意义实在太沉重太深刻了。
点映观影,场面非常震撼,摄影很有新意。不得不说四字弟弟的表现我个人很满意很惊艳,在电影中他不是偶像他就是那个敢拼敢打像只小兽莽撞向前的伍万里。
“我们不打,下一代就得打”
万里一个新兵在枪林弹雨里穿梭毫发无伤难免让人觉得主角光环强大
一如既往的套路…民族情绪煽动真的ok…fine…观影的时候一直在思考:第一,无谓牺牲是否存在?第二,历史战争题材电影在刻画敌军形象时,那些可憎、傲慢、戏谑模样是否已成刻板印象,是拍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主色调,还是更侧重历史的真实性还原性(真实会传达给民众吗)。第三,对比中美军队处境,一边吃着火鸡喜迎圣诞,一边薄棉严寒磕掉牙的土豆。可先进、强大、后勤保障能力强有错吗?这样对比又想渲染什么?回家路上我想明白了第三点:强大并无过错,但其作用在于保护与发展,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必然。杀戮、掠夺、侵占才是恶,而用强大实力去浇灌恶的生长,就是敌军所做之事,也是先辈们以血肉奋力抗争之事。
为什么到现在了,这么大的制作,画面还是满满的塑料感,台词硬得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