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我看有人问怎么现在还在拍这种土死了的电影,那请问为什么现在还在打这种烂仗啊?
“真相不会伤害我们,谎言才会。扭曲事实的谎言和阴谋论才是伤害这个国家的东西...”
我不喜欢彼得法雷里的一点是,他总是轻轻碰触,最终还是让故事滑入无害的安全区域。但无论如何这是个好故事,或者它本应该是。
真相不会伤害我们,谎言才会。扭曲的事实和阴谋论才是伤害这个国家的东西。
我只能说这种安全又温和的旧时形态情节剧多多益善
故事很好看,好笑又有反思,估计也就是真人真事,一般编剧不能这么胡编。一个粉红的战场之旅,通过慰问前线的儿时伙伴,看到了国家的虚伪、战争的残酷,以及同代人牺牲的无谓。最佳啤酒(或戒酒)广告
这么蠢的好故事居然是真的!
还不错,Farrelly依然从最擅长的喜剧元素入手,喜剧泡泡与战争现实而残酷的真相碰撞,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靠着前者的真挚和后者的厚重留下无穷余味,尤其是上了战场之后,原著里的单调重复变成了一叠又一叠的情绪渐进和高潮。剧本工工整整,艺术处理也都恰到好处,但就是结尾处理得不太好,有点泄,不过改编也没什么办法,跟真实情况相比还是有点仓促了。总体来说超出预期。多一星给努力的Zef,真的比他以前演的所有东西都要努力。
荒唐愚蠢得不可思议,竟是基于真人真事改编。从普通平民的视角剖开越战的真实面目,剧本工整讨巧,故事主旨虽已陈词滥调但永不过时,和导演前作《绿皮书》在剧作结构上几乎如出一辙,皆是以诙谐基调讲述严肃话题的公路轻喜剧模式,无论是充当司机保镖护送黑人雇主还是远赴前线战区运送家乡啤酒,主人公起先都被迫踏上了并不那么情愿的旅程,随后通过路途中的亲身经历与见闻逐渐动摇并转变了长久以来固守的刻板认知。真相并非伤人利刃,谎言才是恶毒快刀,这世上从不存在绝对正义的战争,只有被政治宣传包装美化的旗号,被虚假信息蒙蔽洗脑的民众。影片伸出了手去触碰敏感地带,最终还是自觉地缩回了安全区,结尾温吞拖沓的处理削弱了力道,也令所谓的反思与控诉变得飘在云端。
“真相会损害这个国家吗?不,谎言才会。”
和《绿皮书》其实共享一个内核,即“亲眼所见”,只有亲历才能击碎沙文主义、种族主义这些成见;虽然故事结构其实还是比较老套,但是我们都清楚,现在隔壁正在老套战争,国内的右翼也在老套舆论;个人认为还算是成功的改编。
+,内容和呈现形式的强力共振,一种珍贵的笨拙姿态。
有些短评真的很有意思人家起码拍出这样的电影来反思有什么立场阴阳怪气人家反思够不够这是导演的个人电影不是代表国家写检讨书
有史以来最高估的《有史以来最棒的啤酒运送》…
最悲哀的地方在于,这片子搁在之前四十年里的任何时候公映都不错,唯独现在显得不合时宜。所有的战时连锁反应都在重演,清醒的人一直清醒,狂热的人依旧狂热。哪怕把这样的片子拍上一万部,也无法阻止战火重生。这其中,包含了善良与天真,终究无法融合的意识形态和总能把圣心变成傻缺的极端之徒。
看完克劳演《雷神4》再演本片,说他是最棒的男演员之一不为过吧
根据历史真实故事改编,给战区朋友送啤酒也是够异想天开了,对战争的反思也只是点到为止,故事中段还是比较有趣的,其实这类题材处理好可以足够深刻的。扎克埃夫隆还是不够惊艳,和罗素克劳比差了一个档次。
士兵们拿起枪走上前线,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就是政客的枪。记者端起照相机一顿拍摄,他们不知道的是传播的真相也可能就是政客伪造的。远在美利坚的民众在自豪着,他们不知道的是这种感受也是政客赋予的。只有当一切亲眼看到,用脚逃命,在战地抱头鼠窜的时候,才发现那些有多么虚假,战争有多么可怕。埃夫隆的眼神太棒了,一开始闪着亮光,后面的茫然无措,心灵被狠狠的撞击了好多好多下。反战永远不会过时,因为战争至今依然存在!
还行……看完感觉米国拍这种电影只是西方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我错了我反思一下”的自我感动,除此之外依旧我行我素,老子天下第一想干谁就干谁,youshutup……
B+/把所谓“好莱坞电影”如此多的优点都发挥到了极致:清晰而柔和地勾勒出普通人的每条矛盾的逻辑路线,并赋予其沉默与惶然;把沉痛的事件放进乐观主义的魔盒里任其摆荡,并让语气的矛盾效应牵引故事;宣称我们仍可以从所谓日常生活中找到某种普遍的情感根基,但又悄然将这个基底抽空并保留其喧嚣的外壳。唯一的缺点可能是结尾受主题驱使有些故作高深了。天知道这两个小时我哭了多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