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正好在Bader做theaterusher,就顺带把两部都看了--
Africansarebornmusicians,dancers,creators,andlifeexperts.真是十分爱看热带雨林的原始生活记录,跟随女导演的晃动跟拍镜头,感受俾格米人的部落生活和精神。印象最深刻的是女主人公亡婴的下葬场面,婴孩的身体被绿叶覆盖不受泥土侵袭,神圣又哀伤。
thumbsup
人类学纪录片,但不仅于此,从部落里的宗教神话到生老病死,再到现代化的冲击,富于故事性,镜头总出现在恰当机位,一部很吸引人的纪录片。
广州纪录片节上看的。因为这部片,看到了国外与国内在纪录片制作上的差距。
#2023红棉影展广州图书馆
看惯了DSLR拍的东西再看胶片拍出来的,眼睛感觉被洗了一遍。
看这分辨率,还以为是八九十年代的影片。看完感觉就算在遥远的非洲,邻里矛盾,婆媳关系,男人出轨,最终压在了最底层的女性身上。还有就是这生活条件也太差了,就算我国的偏远山村,脱贫攻坚最难的地方,也是有木质的吊脚楼,脚是方形的,防止蛇爬上楼来。这草屋子,啥蛇虫鼠蚁野兽都防不了。也没啥产业,水都是浑的。也没种点青菜玉米啥的,这都靠啥生活啊。
原来对于某些情感,我是真的完全无法共情。
一種對在非洲大陸的原始雨林里、過著原始生活的族群的人類學觀察。畫面質感和他們的生活一樣原始粗獷,而他們的情感也在這種粗獷中放大,沒有遮掩卻又無比細膩。夭折嬰兒的葬禮,無比層次豐富地呈現了這方方面面。他們的習俗信仰遭到內部的衝擊,他們的生存環境遭到外部的侵略,他們又該何去何從?揪心,又引人思考。#GZDOC2023/廣州紀錄片研究展示中心
一名叫赤屋的女土著接连小产的故事,中间穿插着风土人情,装扮成茅草神灵的人带领村民送走一个又一个的苦难故事。